4月6日下午,受科研处邀请,常州大学知名专家葛彦东教授应邀在办公楼503会议室做题为《人文社科项目申报技巧及典型案例介绍》的专家报告。我校相关院部分管科研负责人、人文社科类博士和有意向申报人文社科类项目的教师、辅导员和管理人员50多人参加会议,科研处处长于淑萍主持报告会。
葛彦东教授结合个人成功申报、专家评审和人文项目管理的经历与体会,从关于申报题目及文字表述、关于标书写作的常见问题、关于提高质量的综合思考等三个方面,用大量的实例既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的阐释了凝炼选题的六个根据、凝炼选题的六种方法、良好选题的六项标准、确定选题的六个防止,详细分析了标书写作的十个常见问题,提出了增强六种能力、强调六个注意、项目申报六个怎么办、克服项目申报的六种不良心理的综合思考。报告会内容详实、干货满满,直接切中项目申报中教师最关注最困惑的问题,让参会者收获颇多。随后与老师们进行了有效互动,针对老师们在项目申报中遇到的现实难题进行针对性指导,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选题思路和研究方法,增强了申报项目的信心。
于淑萍处长总结指出,葛彦东教授的报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、针对性和操作性,非常及时,希望各院部和教师们高度重视,结合各自的研究特长和方向,坚持不懈积极申报,力争为学校在高层次社科项目上取得更好成绩。
葛彦东,常州大学二级教授,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教授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,曾任常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,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、院长。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,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,在研重点项目1项和其他省部级项目20余项;出版著作3部,《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历史经验研究》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;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6项。
(供稿:科研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