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漆”彩风华、扇绘古今——素质教育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漆扇制作实践活动
发布时间:2025-01-02浏览次数: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弘扬劳动精神的号召,以及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、教育部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等文件精神,创新《劳动教育》课程内容,素质教育部劳动教育教研室积极探索在劳动教育课中融入非遗文化,致力于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提升学生劳动素养。2024年10月-12月素质教育部劳动教育教研室开展了漆扇制作实践活动,近千名2023级、2024级中外学生共同参与其中。
大漆,这一被誉为“涂料之王”的天然树脂涂料,从漆树上割取而来,具有防腐、防潮、耐磨、耐高温等诸多优良特性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大漆的国家,其历史可追溯至8000多年前。这漫长的岁月见证了大漆工艺的不断发展与传承。漆扇,承载着这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。它以宣纸工艺制成扇面,蕴含着古朴的韵味;使用矿物质颜料调和天然大漆,成就了其绚丽而持久的色彩。
将非遗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课堂,让学生们成为绝对的主角和核心,他们可以在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中自由转换。同时创新引入项目式、体验式学习等教学方法,培养了学生们劳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,有效促进了学生劳动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。素质教育部劳动教育教研室将继续努力,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优质的劳动教育资源和活动机会,帮助他们成长为具有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。
(供稿部门:素质教育部,文:刘海伦,图:曹永红、刘海伦,校对:葛胜男,审核:孙珏,责任编辑:张宏芳)